-- 新聞:0793-8224621 --
|
|||
本報記者 陳紹鵬 見習記者 蔡霞 開辦企業時間基本實現0.5個工作日辦結;22家單位516項事項實現“無差別綜合受理”,審批效率提高300%以上;落實各類“跨省通辦”事項1302項,“省內通辦”216個事項,“市內通辦”515個事項;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從省定目標120個工作日減至41個工作日…… 11月1日,在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日上饒市新聞發布會上,發布的這一串串可喜的數據,折射出我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取得的實實在在的成效。 今年以來,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推進“雙一號工程”部署要求,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“一號改革工程”,全力打造營商環境一流的“聚寶盆”,為我市聚集了大量生產要素,激活了市場主體活力,促進了經濟穩步發展。前三季度,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382.5億元,按不變價格計算,同比增長5.7%,全市共11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省“第一方陣”。 建章立制,推動營商環境評價指標爭先進位 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經濟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的集中體現。 我市聚焦打造“可比浙江、全國一流”的營商環境,成立了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,多次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作出專題研究、部署。成立市營商辦,承擔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日常工作,督促落實領導小組議定事項,牽頭各項具體工作,組織開展全市營商環境督導工作。 各地各有關部門也成立了主要領導掛帥的“一號改革工程”領導機制,細化重點改革任務,建立任務臺賬,實行月調度、季通報機制,壓緊壓實各地和市直有關部門責任,建立起“橫向到底”“縱向到邊”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機制,形成了上下聯動、多方協同的工作格局。 同時,積極開展“對標提升”活動,向長三角地區典型經驗看齊,明確了開辦企業、勞動力市場監管、辦理建筑許可、政府采購等營商環境18個領域對標提升目標任務,細化了18項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職責分工,建立指標每月調度對接機制,壓實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責任,推動營商環境評價指標爭先進位。 在推進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的實踐中,我市聚焦企業群眾關注的痛點堵點難點,通過建立優化營商環境全域評價制度和開展營商環境明察暗訪活動,倒逼問題整改到位,有效提升了企業群眾的滿意度。第三季度,我市多項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進入全省第一方陣:市場監管指標排名全省第二,獲得用水用氣指標排名全省第二,登記財產指標排名全省第三。 深化改革,為企業群眾全生命周期保駕護航 “來這里辦理業務,可以微信預約,大大節約了排隊等候時間。”“真的太方便了,通過手機就可以繳納購買房屋契稅,收到產權證的時間也大大縮短了。”……連日來,市政務服務中心的“不動產登記+互聯網”服務不斷獲得群眾點贊。 這是我市全力助推營商環境優化升級,按照“一窗受理、一表申請、一網通辦、一次辦好”的原則,持續推動自然人、法人、工程建設項目等三大全生命周期“一件事”集成改革,助推營商環境優化升級的一個縮影。 深化自然人全生命周期“一件事”集成改革。聚焦群眾生產生活中急難愁盼問題,我市將涉及自然人全生命周期的71項關聯高頻政務服務事項的跑動次數、申請材料、辦理時限壓縮70%以上,被譽為“最有溫度的改革”,今年以來辦件量近29萬件。 實施法人全生命周期“一件事”集成改革。聚焦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各個環節關聯性強、高頻發生的18個事項進行改革,其中開辦企業、企業變更、建筑項目施工許可、惠企政策直通車等4項法人“一件事”已全市推行,其余14項法人“一件事”正開展試點工作,用電、用水、用氣報裝和戶外醫療廣告審批等4項法人“一件事”已上線“贛服通”。截至目前,累計辦件量約2.3萬件。 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“一件事”集成改革。將原先需要跑多部門辦理的建設工程施工許可有關事項按照“一件事一次辦”標準整合,通過整合“一套表單”、梳理“一套材料”、編制“一個標準”、推行“線上審批”等措施,實現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時限由120天減到90天再減至41天,企業投資項目由90天減到70天再減至36天,簡易低風險項目減至14天。 降本增效,釋放政策紅利為企業“輸血造血” “區稅務局干部主動上門為我們辦理退稅相關手續,在很短的時間內退稅到賬了,這筆錢對我們來說真是雪中送炭。”上饒市立景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易先軍欣喜地說道。該公司是廣豐區重點招商引資企業,企業經營面臨著一些困難。然而,近期一筆增值稅留抵退稅款的到賬,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。 今年以來,我市堅決扛牢落實退減緩免稅費政策的政治責任,稅務部門持續開展 “便民辦稅春風行動”,通過優流程、簡環節、減資料,在退稅減稅、優化服務等方面做優做細,營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,確保各項利企惠民政策扎實推進;在全省率先推出全流程電子退稅,實現退稅申請電子化、退稅資料無紙化,納稅人從“只跑一次”變成“一次不跑”, 退稅平均辦理時長壓縮53%,“非接觸式”辦稅繳費事項由幾十項拓展至233項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兌現各項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71.09億元,其中留抵退稅辦理43.59億元,數據反映近6成退稅資金被用于擴大生產,真正起到了“輸血造血”作用,惠企政策紓困效應明顯。 同時,全市金融系統聚焦市場主體,加大信貸供給,不斷優化金融服務。建立“上饒市重點行業企業白名單庫”、“上饒市重點擬上市企業白名單”庫等,持續提升融資便利度,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,全面做好企業服務;對各銀行機構貸款投放實行周調度、月通報、季分析等措施,督促各銀行機構加大投放力度,重點推出“惠民貸”“個商e貸”“惠企貸”等一系列創新信貸產品30余個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召開政銀企現場對接會30場,達成融資金額259億元;各銀行機構以改革標準發放貸款8379筆,金額241.51億元。 做優服務,打造政務服務滿意度一等設區市 “從遞交相關材料到辦結,由原來120個工作日縮短到90個工作日。辦理過程中,工作人員耐心細致、態度暖心,我要為他們的優質高效服務點贊!”日前,到市政務服務中心辦理項目審批手續的市民王先生,通過“好差評”評價儀對窗口人員進行了服務評價。這是我市將“好差評”評價制度融入政務服務領域、努力爭當全國政務服務滿意度一等設區市的一個縮影。 我市縱深推進“放管服”改革,通過線上線下深度融合、持續簡化辦事流程,著力破解“證件滿天飛、辦證跑斷腿、材料反復交”等堵點難點,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;在全省率先推行“無差別綜合受理”模式并向基層延伸,實現“一個窗口辦理所有事項”,審批效率提高300%以上。目前,已有22家單位516項事項實現“無差別綜合受理”,共設置綜合窗口1085個。 同時,積極推動開辦企業實現“一網通辦”和“零費用”,開辦企業時間基本實現0.5個工作日辦結,跑動次數由6次減為1次,提交相關材料由21份減為5份,全市開辦企業首套印章全部由政府買單。壓縮企業獲得信貸簽章申請資料件數、跑腿次數、辦理時間50%以上;大力推行“園區事園區辦”“容缺辦”“無證辦”“免證辦”“異地辦”“網上辦”“掌上辦”等模式,讓數據多跑路、群眾少跑腿,全市網上可辦率100%。全市均設立“不打烊”服務專窗,持續開展錯時延時預約服務,截至目前,辦理業務23730件,好評率接近100%。 對“新官不理舊賬”、行政審批中介服務、招投標領域問題、營商環境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等頑瘴痼疾,我市敢于亮劍,向堵點難點開刀,有序開展專項治理行動,認真開展自查自糾,建立健全問題線索收集、分析、核實、處理、反饋的閉環工作機制,堅決做到深入查、認真改、常態抓,推動各類問題及時有效解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