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 新聞:0793-8224621 --
構建訴源治理新格局。積極爭取基層黨委政府支持,推動出臺《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深入推進訴源治理的實施意見》。依托縣委政法委下設的矛盾糾紛化解中心,匯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合力,今年以來,成功調解涉民生案件161件。線下引進律師、人民調解委員會、專業調解委員會等解紛力量進駐法院;線上推廣應用人民法院調解平臺,共吸納60名人民陪審員、行政機關調解員、網格員等組建特邀調解員庫,截至目前在線接受指派調解案件35件。
實踐法治宣傳新做法。持續加強法治宣傳,常態化開展法治講堂“進鄉村、進社區、進企業”活動,今年以來,走訪轄區重點企業139家,提供法律咨詢200余人次。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案例墻,制作動漫《訴訟需謹慎 多元解糾紛》,引導民風向好。圍繞征地、拆遷等重點項目建設中遇到的程序和法律問題,發出司法建議3條,促進依法行政,有效避免因違規征地拆遷引發的行政訴訟,確保征地拆遷工作依法有序推進。
探索分層治理新路徑。主動對接城鄉社區治理、“無訟社區”創建工作,在全縣設立法官工作室、法律服務站、巡回審判點167個,實現“審務進基層、法官進網格”全覆蓋。建立法官掛點包干訴非對接機制,下沉到村包片區定網格,與基層組織、網格員深度合作,聯合開展糾紛化解、矛盾隱患排查。今年以來,共聯合化解矛盾糾紛144起。創建人民調解品牌,加強“民先調”系統與法院訴訟系統對接,組建專業法官團隊推進訴前調解、司法確認工作。截至目前,訴前調解民事糾紛308件,進行司法確認19件。
打造訴內治理新機制。健全案件分流機制,出臺《民商事案件繁簡分流和訴調對接工作流程管理辦法》,建立訴訟輔導和風險告知機制,鼓勵和引導當事人選擇非訴方式解決糾紛;按照“員額法官+法官助理+調解員”模式設置速裁團隊,專辦簡易速裁案件,今年以來,共速裁案件509件,平均審理周期17.5天。大力推進訴前、訴中保全,設立集中保全中心,出臺《財產保全工作規定》,實現立執審有效聯動,共辦理保全案件21件。同時,強化院庭長和審管辦審判管理職責,及時梳理明確各項指標要求,準確掌握審判運行態勢,加強重點案件監管,推動辦案質量提升,減少訴內衍生案件。
(劉宗亮 張住強)